
(记者 刘远华)农民要致富,项目来帮助。县委县政府引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示范项目,助力“三农”工作,实现粮食增产增收的目标。2022年度,国际农发基金工程投资865万元在二道、永乐、永光、双胜等4个乡镇5个村实施土地平整项目(气候智慧型建设),让7000余亩土地变为永久性多产粮、产好粮的高标准“良田好地”。

这段时间,二道镇古井村300亩的土地平整项目正有序推进。负责项目建设的施工队伍,按照合同签订的时间节点,组织人力和机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战晴天斗雨天,全力完成任务。
项目施工方现场负责人何旭告诉记者:“为了加快进度,每天天亮就开始工作,天黑收工,我们尽量在4月中旬完成该项目,保证老百姓栽上秧,增加收入。”

国际农发基金土地平整项目在二道镇古井村和杨庙村施工建设的面积为1000亩。按照设计要求平整出来的田地,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让当地群众真切感受到项目为他们带来的实惠。
“我们村以前没有来农发项目的时候,这些田全部是小田和芭茅田和草田。现在农发项目来了过后,田改大了,机械化也可以进入了,给老百姓带来了非常大的效益,每亩的产量可以增加12%以上的产量。”二道镇杨庙村党支部书记蒋红星说道。
自国际农发基金土地平整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作为项目主管部门的县农业农村局,与项目实施的镇村两级一道,组建进度和质量监督小组进行监督。每建好一处机械下田通道、产业便道、沟渠等,须通过质量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作业项目。

平整好一块田地,当地群众就得利。国际农发基金土地平整项目实施的4个乡镇5个村,建设标准都一样,最终实现叠加的效果。
县农建站副站长兰光明表示:“通过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地块狭小,道路不通、渠系不畅等现实问题,实现了田成块、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基本要求,提升了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为合作社提质增效农户增产增收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在我县2022年度累计投资1862万元,除土地平整项目(气候智慧型建设)865万元外,还投入997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